论文精粹|INFORMATION
刘雨微:避免数据收集方法导致的研究偏差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7-10 08:31  点击:873

现代心理学研究主要通过面对面调研和在线问卷等形式收集数据。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会给实验参与者小数额报酬或参与证明作为奖励。英国亚伯大学心理学教授奈杰尔·霍尔特(Nigel Holt)近日发文称,自愿报名的实验参加者可能无意间导致了心理学研究主题、方法和结果之间的偏差。

目前,学界发现不同的奖励类型和人格特征分别吸引了持不同价值观的参与者。但是,学界对激励人们自愿参与心理学实验的其他因素还知之甚少。一些研究人员主观假设,实验的宣传方式和招募的人不会影响实验偏差。为了证明此类预设是错误的,波兰玛丽亚格雷格尔泽斯卡大学心理研究所副教授伊莎贝拉·卡兹米扎克(Izabela Kamierczak)等人进行了多项实验。研究人员一共招募了947名参与者,对比了曾经参加过心理学实验的人和从未参与过此类研究的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实验表明,曾经参加过心理学调研的人表现出更多的人格障碍、抑郁或焦虑症状。他们的思维、感知、行为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与没有精神障碍的人并不一样。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具有病理性人格的人更容易自愿成为心理学实验的参与者,把心理调研当作专业援助的廉价替代品。

霍尔特表示,大学校园是心理学等社会科学设计和展开实验的主要环境,大学生能更加便捷地提供实验数据。因此,心理学家必须证明从18—22岁西方国家的学生身上得到的研究结论,对更广泛的社会人群也有意义。如果大量自荐式参与者的特定心理状态过度影响了实验结果,造成了研究偏差,就会导致研究陷入可重复性危机。

卡兹米扎克等人表示,心理学研究的志愿者招募宣传需要谨慎措辞。霍尔特认为,避免参与者的心理状态过度影响实验结果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出于对社会公平的考虑,研究人员不应该限制患有精神障碍的人参与实验。但他们可以先筛选出参与过心理学调研的人,再评估剩下的初次参与者。只有当心理学实验参与者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实验的可复制性足够大时,研究人员才能确保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社会相关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4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