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INFORMATION
蔡立东:公司自治的法理解释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3-06-01 14:09  点击:6316
题 名  公司自治的法理解释  
作 者  蔡立东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长春市 130012  
专 业  法学理论  
指导教师  石少侠,郑成良  
学位级别  203  
馆藏索取号  2020125  
中文文摘  制度确立了特定原因和结果的稳定联系,降低了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制度的构成是丰富的,有内在制度、外在制度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别。相应地,关于制度的生成与变迁,也存在建构理性主义与进化理性主义的对立。自历史的维度观察,内在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一直是制度的主体,因而在制度生成的路径上,进化理性主义的意义应该得到特别强调。公司自治意味着作为微观主体的公司具有型构自身制度的自由,因之公司制度生成摆脱了对国家建构的路径依赖,转而主要来源于自发进化,内在制度构成了公司制度的主体,非正式制度也将成为公司制度的重要内容。历史上,公司曾经是西方社会特有的制度形态,因而考察西方公司制度的历史进程,对确证公司制度的生成路径是有益的。在古罗马,作为一种制度现象,公司就已经出现。但直至中世纪末,却一直没有关于公司立法的记载,因此,近代以前的公司尚处于自在状态,相应地,公司制度只能是私人自发行动--公司自治的结果。进入特许设立时代,国家对设立公司实施了严厉的管制,但管制的直接目的在于控制公司的数量;间接目的则在于通过授予垄断权鼓励私人参与,借助私人力量发展工商业和海外殖民,因此,管制的重点是公司的营业地域和范围,而一般不涉及公司的组织制度。这一时期,公司制度生成的基本路径依然是公司自治。随着准则设立时代的到来,公司取得了制定和修改自治法规--公司章程的权利,这标志着具有独立人格的公司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历史事实表明,公司制度从来就是人们自发行动的结果,而非国家建构的产物。历史向我们展示的结论,完全可以按照理论的逻辑予以证成。将公司视为合同的产物的观念古已有之,最初正是通过把特许状视为公司与国家之间的契约,公司获得了独立人格,赢得相应的自治空间,得以抵御国家的绝对控制。在公司独立人格确立后,制度经济学从分析企业为什么会独立于市场而存在出发,得出了公司的本质为“合同束”或一系列合同的结论。公司的合同理论从公司是合同网络的前提出发,经由契约自由的正当性这一中介,论证了公司自治的正当性,证成了公司制度应由当事各方自发互动而形成的论断。当然如果完全以新古典契约观为基础,公司的合同理论将无法解决由于当事各方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公司治理问题,也不能有效解释公司中存在的权力、等级和权威等现象,因此,必然遭遇被解构的危险。但麦克尼尔通过对现代契约关系的社会学研究,提出的关系契约论表明,契约内生着权力、等级和权威等表面上有悖契约自由的因素,但现代契约是为了未来的交换的统筹安排,基于对长期、整体的合理性和财富最大化的追求,当事各方的相互依赖会内在的生成诸多约束利己主义行为的力量;契约外的社会关系对当事各方的制约,也会排除自由选择的恣意性和实践承诺的无力性。关系契约论足以修复因新古典契约观之局限而受损的公司合同理论的解释力,维护了这一理论的规范作用。如果说公司的合同理论从正面论证了公司自治的正当性,对建构理性主义的批判则可以从反面确证了公司自治。从知识论的立场看,每个个人和组织都只具有有限理性,建构理性主义的前提是虚幻的;从伦理的角度观察,建构理性主义可能构成对主体自由的压制、对制度进化的扼杀和对人之基本权利的侵犯;从经济的观点出发,立足于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建构理性主义是无效率的;从公共选择的视角审视,由于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也具有经济人的属性,建构理性主义的结果可能并不妥当。不仅如此,一国的股权结构、金融体制和市场约束往往决定了公司制度的实证样式,现实中丰富多彩的公司制度根源于这些非法律因素,因此,公司制度可以归结为自治的公司对这些外在约束能动反映的结果,而不是公司法的逻辑展开过程,法律的作用不能被过高估计。正像新古典契约观的批判者指出的那样,公司自治具有不容忽视的局限性。首先,公司自治需要认真对待“多数派暴政”问题。其次,公司自治必须解决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无疑这两个问题的完全解决为公司自治力所不逮,必须借助法律的力量。但在此场合法律不是越俎代庖,直接规定具体事件的结果,取代公司自治,而是通过改善公司自治的场所--自治的程序,即提供“评价规范”--表现为程序要件的充足和促进交涉的规则,完善公司自治。对于“多数派暴政”,法律的态度是:设定多数派的诚信义务、增强少数派的交涉力量,复制平等交涉的环境,并为受到压制的少数派公平地退出团体建立通道;对于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的措施是:添加公司自治的因素,把本来存在于公司外部的利益要求因势利导地引入公司内部,通过公司自治加以整合。对于中国,公司制度并非本土的产物,而是舶来的洋货。自鸦片战争战败,中国引进公司制度后,国家一直没有摆脱节制民间公司和发展国有企业的情结。无论是清政府的洋务派,还是后来的民国政府,直至天翻地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公司制度的生成路径选择上,建构理性主义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今天公司制度建设下意识的理所当然,且构成公司制度单调、僵化的根本原因,因而是我们必须自觉摆脱的路径依赖。中国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工具主义的法律观和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促成的国家主义治理传统;冲破坚韧的关系网,重构新型社会的需要;在政府主导的外源型现代化进程中,法律是被当作一种建国方略,即推动社会转型、实现政治理想的工具等因素构成了建构理性主义之顽强有力、反复发作的深厚渊源。改变传统的公司治理路径,国家必须主动以放松管制作为主要的规制手段,为社会自治腾出必要的空间,使其能够形成节制国家权力的力量。这意味着我国的公司立法必须实现根本的转型,即从以强行性规范为主转向以任意性规范为主;从以实体性规范为主转向以程序性规范为主,为公司自治营造适宜的场所,使公司制度能够在法治的呵护下成为一个开放的结构,不断演化创新。不仅如此,作为社会自治的重要环节,公司自治必将逐步拓殖、丰富和巩固社会自治,进而为法治社会的形成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础。因此,公司自治的理念和实践的确证,不仅意味着公司制度建设的一场革命,而且必将引领着新世纪的中国坚定而扎实地步入法治社会。  
英文文摘  Institution establishes the stable contact between special cause and result, and decreases the uncertainty of social life. Institu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internal institution and outside institution or non-formal institution and formal institution. Correspondingly, on the formation and supply of institution there is an opposition between constructive rationalism and evolutionary rationalism. In a historical aspect, internal and non-formal institutions are the main part of institution, so the impact of evolutionary rationalism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study of the path of the institutional formation. Corporate autonomy means that corporation has the freedom of constructing itself as a micro subject, so the formation of corporation shakes off the entire dependence on the government, and then turns to spontaneous evolution much more, which means that the primary part of corporation institution is made up of internal institution and non-formal institution which become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corporate institution.   In history, corporation even was the exclusive mode of institution in the west society, so it is valuable to confirm the formation path of corporate institu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s of the historical progress of the corporate institu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In ancient Rome, corporation appeared as an institutional phenomenon. Until the late of the Middle Ages, there wasn''t any record of corporate legislation, so corporation before modern times is still unrestrained, correspondingly corporate institution should be the result of private spontaneous action, which is also called corporate autonomy. State exerted strict regulatio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poration in the times of special permission, but the direct purpose of regulation is to control the quantity of corporation, and the indirect purpose of regulation is to induce popular participation so as to develop industry and business and overseas colony, so the emphasis of regulation is the area and scope of corporate profession and it does not interfere the organized system of institution. In this period, the basic path of institutional formation is still corporate autonomy. With the coming of normative establishment of corporation, corporation acquires the right to make and amend the autonomous regulations called corporate constitution, which symbolizes that corporation with dependent personality has ample autonomy. Historical facts show that corporate institution is always the result of private spontaneous action but not the product of state construction.  
关键词  公司,自治,构建,计划,自由词  
分类标识  D90-059  
论文注解日期  20020410  
总页数  179P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4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