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粹|INFORMATION
吴忠民:社会责任感: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08-09 10:23  点击:2841


  当前,学术界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形:有的人对学术缺乏应有的敬畏,热衷于“玩”学术;有的人沉迷于短期行为,制造了不少学术泡沫;有的人抱有投机心理,不断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一些冠以学术名义的作品往往同金钱挂钩;学术职称评定存在不严谨、不规范的问题……凡此种种,不但毒害学术界、影响学术健康发展,而且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危害。学术界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怪状,原因很多,有的学者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其中的重要一个。


  学者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学者之为学者的根基所在。这种社会责任感,用北宋大儒张载的话来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它既表现了学者对学术的敬畏和诚意,也表现了学者希望通过学术为苍生服务的情怀。学术的发展繁荣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而从根本上说,其重要动力在于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失去了这一点,学术便不能健康发展。


  只有基于社会责任感,学者才会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创新是学术的生命,没有创新,学术便成了一潭死水。创新的一个思想前提,就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是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学者们才会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这个过程,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者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


  只有基于社会责任感,学者才会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只有怀着深深的社会责任感,学者才会将学术视为一项服务公众与社会的伟大事业,才会产生对学术的向往与敬畏,甘愿为学术付出时间、精力乃至生命。基于社会责任感的敬业精神,支撑着学者对学术事业孜孜以求,以严谨、规范、诚信的态度来对待学术,从根本上杜绝短期行为、粗制滥造、追风跟风等不良学术行为。


  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学者形成可贵的学术勇气。学术研究是伟大的探索行为。既然是探索,就必然会面临诸多风险,就可能遭遇失败。学者在研究中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或观点,有时甚至要推倒重来。即使一项研究获得了成功,但要获得社会的接受和认同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期间,遭人误解甚至诟病的情形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强烈的学术勇气才能支撑学者在学术的广阔天地中不懈探索。这种勇气源于多个方面,而对真理的执著、对社会的责任感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推动学者关注重大的现实问题。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解释、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乃是学者的基本职责。扎根现实、研究问题,体现了学者对国家、社会、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应该承认,不同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程度存在一定差别,有的与现实关联度较高,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有的则相对较低,如哲学、文学等。但无论从事何种学术研究,一个真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都会以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根本研究旨趣。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4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