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粹|INFORMATION
崔玉军:全球化、民族认同与现代性——《民族与民族主义读本》评介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8-07-29 15:07  点击:3326


  有一种未曾言明的假设,即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经济和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斗争将不复存在,自由民主制度将会作为一种世界性观念成为国家政治的最后形式,现实政治中的国家将会逐渐让位于一些超国家组织如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但这种假设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经验事实的挑战,如苏联解体后原东欧集团中出现的民族独立运动,“9. 11”事件之后的反恐战争,以及近十几年来社会科学界对宗教冲突、文化冲突和民族主义思潮的空前关注。与其说所谓的“观念战争”(war of idea) 是全球化兴起之后的“现代”现象,毋宁说它原本就有其根源,变化的只是这种战争的某一个侧面或表现形式,或者说全球化为原来不被重视的那些世界观或信仰系统的冲突提供了契机。例如,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民族主义研究迅速发展,相关的英文著作已经多达上千种,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民族和民族主义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自19世纪初以来,欧洲就开始了对民族国家问题和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20 世纪60 年代之前,西方学术界对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民族主义被解释为建设民族国家的主要政治动员力量和民族解放与复兴的推动力,多数史学家也把民族主义作为解释近现代史的主要线索。冷战开始后,民族冲突和民族主义运动让位于两大集团的世界霸权之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主宰着世界,民族主义问题被掩盖起来。尽管如此,民族主义始终没有完全退出学界的视野。英国研究民族主义的著名学者史密斯(Anthony Smith) 在其最近出版的一部著作中指出:“过去10年中,种族民族主义取代了西方自由民族主义和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成为全世界社会运动和政治理想的基础和语言。”(注1)其实不只是史密斯一人持这种看法,如《民族和民族主义读本》(注2)一书的编者也断言,“最近数年间出现了大量有关民族主义的论述。尽管不能说对这一问题的兴趣曾经有过衰落或者曾被边缘化,但是最近二三十年无疑有了真正的复兴。”认为民族主义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界的主流话题之一,似乎并不过分。问题是,世纪转折前后出现的这股民族主义研究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民族主义话题相比有什么新特点? 与全球化的兴起和冷战结束之间有何种联系? 凡此种种都是应该予以关注的问题。


  然而,如何才能在浩瀚的文献中把握当代欧美学者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争论的焦点问题?《民族和民族主义读本》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些可能的方便。


  《民族和民族主义读本》是一本类似于教科书性质的论文选辑。全书共收录21 篇文章,它们或为期刊论文,或为论文集中之一篇,或为专著中之一节,均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之后出版或再版的。其作者都是该领域著名的学者,收录的文章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所以应被认为是冷战之后国际学界对这一话题研究的最新成果。


  《民族和民族主义读本》把所收录的21 篇文章根据内容分成6 个主题。但即便是同一主题下的文章,其内容也不完全一致,甚至也有某些观点是相反的。对于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如同其他学科一样,不可能有被普遍接受的研究,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者的兴趣和灵感,开拓读者的研究视角。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一部分的最后,都有一个名为“延伸阅读”的简单提示,或者对该部分出现的一些争论作一个交代,或者提供与本部分相关的其他文献材料以为补充,指导读者循此去作深入的研读,这种编选体例值得肯定。


  第一部分的标题是“民族主义的起源”,所收入的5 篇文章描述了民族主义形成的不同方式。首篇就是史密斯的“种族(ethno) 符号主义与民族主义研究”,选自史密斯1999 年出版的《神话与民族记忆》。史密斯是这一领域中的著名专家,但在本书所选择的这篇文章中,与其说史密斯提出了值得重视的观点,倒不如说他提供了进入民族和民族主义起源的多种角度,即历史、种族基础、文化因素、种族神话等。他认为民族的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神话创造,因为神话对族群团结和认同不但非常有效,而且非常必要。第二篇文章是黑斯廷( Adrian Hastings ) 的“民族体(nationhood) 之建设”(选自其1997 年同名著作) ,他以英国为例考察了种族认同在加强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形成中的重要意义。作者指出,民族主义历史悠久,频繁的外来侵略和边界冲突不但培养了英国人作为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而且外来侵略者还被英国人本身所吸纳和消化。英国民族主义经验还被美国、德国等所复制。民族主义的第三种起源以盖尔纳( Ernest Gellner) 为代表。作为一个现代主义者,盖尔纳在这篇题为“民族主义与现代性”(选自《民族主义》,1997 年) 的论文中,认为民族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现象,在现代社会中民族成员之间广泛的交流激发了民族需求,他坚持是民族主义“发明”了民族。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与盖尔纳类似,但是他强调民族主义的出现是因为技术(尤其是印刷技术) 的发展和方言的传播。安德森的这篇论文题目是“想象的共同体”,选自其1983年出版的同名经典著作。安德森认为,民族主义的新颖之处是民族主义者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想象他们的共同体,以及民族主义如何使人们与那些他们从未相遇,而且也永远不会相遇的其他人连接起来。与上述三位学者不同,安德森的视野超出了欧洲经验,而更多地着眼于南美洲和亚洲的民族主义历史。第一部分最后一篇文章是布鲁伊利(John Breuilly) 的“民族主义与国家”(选自同名著作,1993 年,第二版) 。与前面4 位作者不同,布鲁伊利将民族主义视为一种政治动员力量和运动,是攫取与保留国家控制的根据,而现代国家对权力和资源的控制则成为民族动员的重心所在。民族主义的起源及其争论,当然不是现在才有的,但本书编者所收录的这5 篇文章,显然有其自己的考虑,即把这个问题放在西方对现代性的争论的脉络中来讨论,因为——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现代性问题”。民族主义的现代性问题当然不仅仅是民族主义的起源问题。


  第二部分的题目是“民族主义的进路”,作者从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性别研究三个角度,分析了进入民族主义的三个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视角。这一部分所收录的三篇文章分别是文森特(Andrew Vincent) 的“自由民族主义——一个靠不住的复合物?”、本纳(Erica Benner) 的“真实存在的民族主义——来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后共产主义观点”以及内格尔(Joane Nagel) 的“雄性与民族主义——民族建设中的性别与性行为”。编者在前言中特别提出第三篇文章值得注意,因为它提出了在以往文献中很少见到的一个问题:妇女在民族建设中的作用,以及民族主义如何动员(或者相反,消解)“人类”中的不同类别。显然,这是又一个“现代性问题”。


  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的标题分别是“划分民族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与族裔”和“民族主义的形式”,集中讨论民族主义问题的另外两个重要话题:种类与形式。尽管在我们看来它们更像是一个问题,前者侧重于在事实层面探讨民族主义的多种面相———如种族( racc ) 、族裔(ethnicity) 、民族(nation) ——如何塑造民族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而后者则从价值层面上——政治的、文化的或者防御的、攻击的——研究民族主义对社会现实(稳定的或者动乱中的) 和国际社会的可能影响。第三部分选择了三篇文章,分别是埃里克森(Thomas Eriksen) 的“种族性与民族主义”、吉尔罗伊(Paul Gilroy) 的“在不同阵营之间”以及巴利巴尔( Etienne Balibar) 的“种族主义与民族主义”。其实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借用巴利巴尔的话说——同样也是含糊不清,莫衷一是。例如,第4 部分的首篇文章(史密斯的“公民民族主义与种族民族主义”,选自《民族认同》,1991 年)就暗示国家(政治或公民) 民族与种族之间存在多种勾连,所以他认为需要一种分析框架来区分不同种类的民族(主义) ,这就是公民(civic) 模式和族裔(ethnic) 模式:对于前者来说,民族的基础是法律和政治规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所有成员都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对后者而言,民族是建立在出身、历史和居住地的共同性基础上,成员不能轻易地成为另外一个民族的成员,当然也不能拥有该民族成员所拥有的全部或者部分权利。另外两篇文章分别是比利格(Michael Billig) 的“平庸的民族主义”和该书两位编者撰写的“好的民族主义与坏的民族主义”,同样也表明了民族主义问题的复杂性。比利格所说的“平庸的民族主义”指的是以国家或民族的名义进行的活动或事物(国家节日、货币、国旗等) ,都为我们平时所习焉不察,但当面对“他者”的这些活动时,“我们”却赋予其“民族主义”的标签,因此所谓的“平庸”正是“不平庸”,关键在于站在哪个角度上来观察。顺便说一句,比利格使用了大量的媒体和畅销书中的措词来支持自己的论证,与前面严肃的理论探讨颇为不同。


  第五部分的题目是“民族自决与民族动员”,收录了4 篇文章。第一篇是摩尔(Margaret Moore)的“论民族自决”,他从一般意义上论述了民族为什么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未来和掌握自己的命运。第二篇文章是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 的“谁的想象的共同体?”,显然是针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而写。查特吉的反驳也是基于历史经验,但集中于印度和孟加拉。他认为,欧美的民族主义不具有普遍意义,因为亚洲和非洲的民族主义者的想象的最强大的、也是最具创造性的结果,与现代西方所宣传的民族社会形式并不一致。第三篇文章是托马斯(Dominic Thomas) 撰写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建设”,该文选自默里(Stuart Murry) 编辑的论文集《不在任何一张地图上: 后殖民性与文化民族主义论文集》(1997年) ,考察了非洲北部地区在殖民时代结束后,在民族国家建设方面如何面对文化、语言和种族差异所带来的复杂现实。最后一篇文章是贝辛格(Mark Beissinger) 的“民族主义是如何传播的——民族主义竞争浪潮在东欧重又泛起”。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是:第一,东欧和前苏联在20 世纪90年代初期的社会变化,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对民族主义问题和民族运动的关注,这是较早研究这一现象的论著之一;第二,与多数学者不同,贝辛格认为民族主义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社会交流所致,而且也有身份认同的竞争性因素。这种“竞争的政治学”所采取的形式不仅是旧有的、被压迫的民族认同,而且还有在那些怀有特定目的的社会精英引导下对政治共同体的再想象。应该注意到,除了第一篇文章之外,本部分其他三篇文章实际上涉及到了世界上民族问题最突出的三个地区:南亚、非洲和前苏联地区。


  第六部分的题目是“全球化、公民身份与民族主义”,讨论的是随着全球化而来的民族国家形式、移民及文化认同等的影响,共有三篇文章。首先是曼(Michael Mann) 的“全球化终结了一再增多的民族国家了吗?”。曼认为,那些通常被认为会削弱民族国家力量的因素(世界资本主义、环境威胁、认同政治学和“后军事主义”) 尽管存在,但在世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影响,而且即便这些因素在某一方面削弱了民族国家的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却也加强了民族国家的力量。全球化不会对之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卡斯特(Stephen Castles) 在“移民时代的公民身份及其他”中指出,移民时代对某些流行的公民身份概念的确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移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族裔、种族化(racialisation) 、性别和少数民族权利等,传统的民族国家模式不能为身份归属提供一个充分的基础。最后一篇文章是赫尔德(David Held) 撰写的“文化与政治共同体——民族的、全球的和世界主义者”,选自韦尔托韦茨(Steven Vertovec) 和科恩(Robin Kohen) 编写的《构思中的世界主义:理论、脉络和实践》(2002 年) 一书。在这篇文章中赫尔德考察了历史上的两种不同的公民身份诉求:传统论者(traditionist) 和全球主义者(globalist ) 。前者强调基于民族性的文化传统,后者则侧重于超越民族政治共同体的边界。赫尔德认为,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立场,这就是他所说的世界主义者(cosmopolitan) ,因为全球主义者在政治、经济和环境方面的理论根据固然非常强大,但是在人员的流动、归属感及其文化和民族认同方面则非常脆弱;而世界主义者则强调个人认同的流动性,承认文化和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差异并致力于在这些差异之间牵线搭桥。赫尔德最后提出,从文化的意义上,世界主义有三个核心要求: (1) 在不同的领域(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 中,承认政治共同体之间的融会贯通越来越多; (2) 理解互相交织的“集体命运”需要集体的解决方案,不管是本地的、民族的、区域的还是全球的; (3) 在赞同差异、多样性和混合性的同时,学习如何“推己度人”和居间调停。


  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之后另外一个对国际秩序、民族国家和社会成员产生重要影响的世界性现象,民族主义的复兴仅仅是它所引起的变化之一。尽管它对每一个人的可能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的涌现,不仅仅是传统意识形态的转化,同时也是人类在这一前所未有的境遇中重新认识自我的一种努力。史密斯曾断言:“那种认为民族主义不久将被替代,民族即将被超越的预测是愚蠢的。两者仍然是相互依存的世界和大众传播文化不可缺少的因素。”(注1)如果他是正确的,那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及其公民来说,民族主义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但是也不能不承认, 《民族与民族主义读本》所提供的材料是有限的,还有一些重要论著并没有收入,如布拉斯(Paul R. Brass) (注2)的《族裔与民族主义》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不能不指出的是,在所有21 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文章提到中国。(注3)我们知道,自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以来,西方(主要是英语世界) 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中国民族主义的著述。(注4)作为一个从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国家,无论是中国民族主义在近代历史上的产生和发展,还是中国境内的多民族现状,都是世界民族主义运动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资源。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上升(所谓的“中国崛起”) ,在欧美社会科学界和政治学界,中国的民族主义发展——尽管国内学者对是否存在一种欧美理解的那种“民族主义”的价值体系持保留态度——都被认为是对新世纪国际秩序走向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民族与民族主义读本》没有收入研究中国的民族主义的著述,似乎是它的一个不足之处。


  注释:


  注1:〔英〕安东尼·D. 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2002 ,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文版序》,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 页。


  注2:Spencer , Philip and Wollman , Howard ( eds. ) , 2005 ,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 A Reader , New Brunswick ; New Jersey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注3:〔英〕安东尼·D. 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2002 ,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文版序》,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92 页。


  注4:Brass , Paul R. , 1991 ,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Theory and Comparison ,New Bury Park ,CA:Sage.


  注5:见该书第285、293、298 页。另外在本书编者所撰写的“导言”中有2 处提到中国。


  注6:赵 生(Suisheng Zhao) 的《建设民族国家: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动力》(A Nation2state by Construction :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 Stanford , Calif .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一书的参考文献部分中,有13 页的篇幅(第333~345 页) 是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英文著述,多数是在1990 年之后出版的。


  参考文献:


  1.〔英〕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2002 , 《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


  2.〔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2002 , 《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


  3.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 人译,2003 ,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


  4. Zhao , Suisheng , 2004 , 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 :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 Stanford ,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4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