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粹|INFORMATION
张勇、刘文涌:永葆法治中国建设的红色底蕴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10-22 12:21  点击:59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


近年来,江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的目标,立足江西红色资源禀赋,印发《中共江西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意见》《江西省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先行区规划(2024-2028年)》,深挖红色法治资源、强化红色法治宣传、赓续红色法治精神,努力打造红色法治基因传承高地,让革命事业在江西这块红土圣地上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政法轻骑队守护平安瑞金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江西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始了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的探索。”

瑞金市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现有革命遗址120多处。中央苏区时期,党在这里进行了国家治理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1933年2月20日,中央苏区通过《轻骑队的组织与工作大纲》,规定轻骑队是在共青团基层组织直接领导下的青年群众,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吸收广大青年工人、农民以及一切劳动者,为着正确地实现党和政府的政策,不受官僚主义的曲解和阻碍。轻骑队就是一种群众监督的组织。

如今,中央苏区时期的轻骑队机制被瑞金政法机关发扬传承。近年来,为着力破解基层政法工作力量分散、单打独斗的难题,有效实现资源整合、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瑞金市充分汲取中央苏区时期治理智慧,推动红色治理创新,于2022年7月组建新时代政法轻骑队,深入一线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乡村。

“这病窝在我心里整整五年……辛苦你们啦!”叶坪镇王屋村村民李某握着叶坪政法轻骑队队员的手,久久不松开。

早些年,李某与杨某、许某合伙经营一片果园,2017年李妻在果园工作中手指受伤,其后因经营不善,果园没有支付李妻工伤补偿,还欠下了田租、银行利息等。李某找到叶坪镇司法所,请求解决此事。叶坪政法轻骑队接案后,立即了解来龙去脉,发现经营不善导致内部经济纠纷是本案的重点。

2023年11月,叶坪政法轻骑队在田坞村委会组织双方调解。劝解工作从下午三点一直做到晚上九点,最终双方就工伤赔偿、合伙经营纠纷等问题达成调解协议。

瑞金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涂佐明介绍说,由市委政法委牵头,整合政法单位优秀政法干警、法学会法学专家、法学会会员、心理协会会员等专业力量,组建19支政法轻骑队,对口联系服务全市18个乡镇(街道)和瑞金经开区,坚持一体化联动,努力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效益最大化。

政法轻骑队按照“1+1+4+2”模式组建,即1名挂点市领导+1名政法单位领导+4名政法干警+2名专业工作者,到乡村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采取定期走访与及时响应相结合,只要乡镇区“吹哨”、轻骑队就报到。

政法轻骑队自成立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2259件,提供法律咨询42364人次,开展法治宣传1142场次,接访786次,协助群众解决诉求5306件。瑞金市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先进县,政法各单位均被评为市政法满意度先进单位。


把司法为民理念落到实处

吉安遂川县是红色司法圣地。1928年1月,毛泽东同志指导并在遂川县城李家坪主持成立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同时成立工农兵政府裁判部。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早建立的人民司法机构,如今成为全国司法系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遂川县法院铭记司法为民宗旨,传承红色裁判传统,推进解纷力量资源整合,建设源头预防、多元联调、系统治理的纠纷联防联调联治体系,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原告王某与被告胡某系遂川县枚江镇某村村民。2010年前后,胡某在自家门前栽种了一棵桂花树,经年累月间,桂花树渐渐枝叶繁茂,不仅影响王家采光,一到夏季还滋生大量蚊虫,双方因此多次发生口角冲突,村委会多次调处未果。后王某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移除该树。

接案后,承办法官李艳明于2025年7月1日到现场发现,王胡之间纠纷并非只有桂花树,还有排烟、土地界址等许多矛盾,且由来已久。7月4日,李艳明再次召集当事人来到现场,但双方各执己见、互不让步,调解未能成功。

李艳明认为,简单地一判了之,今后可能产生更多衍生案件。7月9日,李艳明第三次组织双方来到雩田法庭进行庭前调解。经过整整一天的努力,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王某同意在自家厨房的排风口处向上加装两米的排风管,胡某也同意定期修剪桂花树……

说到三下枚江镇去现场了解察看,李艳明认为这是法官应有的作风,“当年苏区合龙乡村民抢水那会儿,何叔衡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最高法庭主席)自己还翻山越岭跑过去。”

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遂川县法院创新“调解员驻庭”多元解纷机制,联合县司法局出台工作方案,从群众中选聘18名政治素质过硬、具有一定法律功底和调解经验的调解能手,作为特邀调解员入驻人民法庭,实现辖区人民法庭全覆盖。

同时,法庭还将阵地前移,联合辖区乡镇党委、政府出台关于完善“红网格+微法庭”工作模式的实施意见,把网格中发现的矛盾纠纷通过微信直接推送至“微法庭”,由法庭指导调解。法庭受理的需要人民调解参与的矛盾纠纷,则通过微信向当事人所在村发送《委托调解登记表》,委托村调解组织或组织群众调解力量,参与纠纷调解和执前和解。

“红网格+微法庭”机制运行以来,共调解纠纷200余件。遂川县法院还不断拓展多元调解“朋友圈”,精心选取典型案件到案件发生地开展巡回审判,邀请乡镇干部、村干部、人大代表、村民等参加,三年来共开展巡回审判168次,邀请2000余名群众代表参与旁听调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遂川出产名优绿茶“狗牯脑”,茶文化盛行,当地群众有喝“和合茶”的传统风俗。在法庭设立“茶调”工作室,将茶“和”理念融入案件调解过程,以茶为媒、以茶促调,达到定分止争、修复情感的效果。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成功调解纠纷12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81%。


多元解纷机制的红色治理智慧

“对于基层纠纷的化解,法院不能唱‘独角戏’,要传承红色裁判传统,在党委领导下,依靠群众,协同各方力量,构建‘法庭﹢综治中心’‘法庭﹢政府’‘法庭﹢网格’‘法庭﹢调解员’的基层治理模式,激发多元活力。”遂川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晓兵介绍说。

遂川县法院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配置资源的作用,推动源头解纷。创建“红色裁判·遂法先锋”党建品牌,成立“红色裁判党员先锋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掘遂川县工农兵政府裁判部红色历史,牵头拍摄全国首部苏区红色司法题材电影《红色裁判》,在全国公映并在央视播出。参与编纂《江西红色司法的实践与传承研究》。

法院干警以“网格法官”的身份融入党委政法委搭建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村小组+中心户”五级“红网格”基层治理体系,每位干警挂点4至5个村,定期进村入户走访,加入村民网格微信群,了解基层存在的苗头性矛盾,及时疏导化解,自2022年7月以来,解决苗头性矛盾200余件。

为回应辖区人民调解需求,将线下“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调解技能培训与线上调解指导相结合,着力提升人民调解员法律素养和调处技巧,推动更多矛盾纠纷止步于诉前。对村规民约进行“法治体检”,指导完善村规民约,促进乡村自治善治。

“感谢法官,这么久以来压在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来了。”在村委会门口,当事人罗某拉着遂川县法院衙前法庭负责人谢发亮的手激动地说。

一起土地使用权和相邻权交织的矛盾纠纷,在双桥乡潭溪村村民委员会展开调解。谢发亮联合驻庭调解员冯芳厚及乡、村两级干部、派出所工作人员,从不同角度提出看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经过数小时的调解,当事人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这只是“调解员驻庭”多元解纷机制化解基层矛盾的一个缩影。

“老百姓到法院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走程序的”,执行工作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遂川县法院实行法庭直接执行,并确立执行案件数量低和执行到位率高的“一低一高”目标。2023年,法庭直接执行工作经验入选全国法院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遂川县法院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完善“先行调解+诉前保全”“先行调解+诉前鉴定”“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机制,促使涉企纠纷实质化解,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司法大数据“风向标”“晴雨表”作用,向辖区党委、政府发送《涉诉案件态势分析白皮书》,围绕辖区各乡镇矛盾纠纷多发领域进行指数分析,形成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助力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丰厚的历史滋养和精神动力。江西将把红色治理智慧转化为现代治理效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推动革命老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5年第38期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5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