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与不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志(1984-2024)》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的第一部志书。书中记录了自1984年设立经济法专业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2024年,四十年中推动法学院发展的人和事。经济法专业的设立是时代的产物,它受惠于改革开放后经济和法治事业蓬勃发展的春风,更是老一辈知识分子情怀和信念的产物。
办学伊始,注重教学活动和学生培养,注重学术理论对实际事务的回应,注重经济、管理与法学学科的交叉融合,这些特质构成了此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底色。四十年间,法律人才培养、法学学术研究、法治社会服务的累累硕果为这层底色绘上了新的图景。尤其是近年来,法学院踔厉奋发,不断取得优异成绩,赢得众多荣誉和声誉。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早期学科建设立足于经济法学专业、立足于地方人才培养的定位限度,亦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新的发展。
第一,办学层次不断提升。法学学科创建之初,仅有一个经济法学专业招收本科生。1993年,获批设置独立的经济法学硕士点,成为国内较早的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批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招收二年制和三年制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七个方向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3年设立法律经济学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同时招收法律经济学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可以说,经历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法学院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规模也今非昔比。
第二,师资规模不断扩大。法学院办学之初,法学专任教师仅数人。此后,根据学科建设需要,逐渐增设新的教研室。目前,法学院下设法理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公法学5个教研室,与此相伴,师资规模也不断扩大,发展到目前,成为有专职教师54人、行政管理人员8人的中大型法学院,并拥有众多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以及学界后起之秀。学院教师均毕业于海内外名校,学缘地缘结构合理,专业构成较为均衡,整体务实奋进而又青春飞扬。
第三,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法学专业招生伊始,即秉承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先后建成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专业实验室,并拥有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法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好,就业竞争力强。难能可贵的是,学院毕业生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院每年均有毕业生赴中西部艰苦地区就业,大约有二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就业,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国家和首都的法治建设事业。
在推进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法学院又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学术化和国际化。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法学院,天然带有区别于那些直接服务于社会现实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因子,因此,法学学科的设立自始就带有学术色彩。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开创者们,由于经历了特殊年代对人生际遇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更加看重外部环境和自我发展的关系,强调从特定时代的要求、特定地域的要求去理解自我行动的意义,注重学术研究的现实感。伴随几代人对大学教育定位的反复思考,法学院也逐渐走上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并重的发展方向。
当前,就学术研究而言,法学院紧紧围绕国家和北京市重大战略,在传统法学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出财税法学、社会治理法学、数字法学、涉外法治等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努力从基础理论、部门法学、新兴交叉法学等方面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教师不仅学术成果丰硕,得到学界广泛认可,还在各类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
在国际化建设方面,法学院已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天普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选派学生赴上述院校交流学习,不乏优秀毕业生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名校继续深造。同时,法学院经常邀请境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交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2024年恰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学科创办四十周年,如果以人生作比,法学院已到不惑之年。然而我们都知道,在真实的人生中,肯定性认识可能只是一种幻觉,已知中包含着未知、确定感伴随着不确定感。并且我们都知道,人生真正的成长,依靠的不是明确的教条,而是小马过河的心态。大学里的法学院更是如此,高等教育的方式不是灌输,而是引导,引导青年学生明辨是非,培育他们“博学”“诚明”“慎思”(这也是我校教学楼的名称)。而法学所研究的,乃对与错、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涉及价值判断的智识。为了进步,我们需要不断追问,不断怀疑,才能不断坚定。因此,道路是曲折的,它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逼迫我们追问和怀疑。但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我们相信,我们在进行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的事业融合在我们国家的法治事业之中。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