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9日,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成功召开。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杂志社主编胡玉鸿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杂志社主编马长山教授,东南大学的杨春福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学》杂志社主编杨建军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陈柏峰教授,厦门大学副院长郭春镇教授、大连海事大学科研处副处长王勇教授,我中心主任杜宴林教授、副主任刘红臻教授、朱振教授以及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师生同仁等近2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论坛以线上方式举办,共收到来自国内外44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博士生的论文132篇。来自吉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及南京师范大学等16所高校的25名博士研究生受邀在本次论坛发言交流。
论坛开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张镭教授担任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方乐教授和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我中心主任杜宴林教授分别致辞。方乐教授首先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向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本次论坛的筹备情况,希望与会学者能够借助这次线上交流的平台,碰撞出更多的“学术火花”。杜宴林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的发展历程,他指出,本次论坛是第十八届论坛,如果按人18岁乃成年的标准来衡量,这届论坛也是本系列论坛的成人礼的一部分,作为发起方和秘书处所在单位,在此我们必须感谢多年来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本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前行,我们将致力于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 立足中国法治实践,“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和“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以解决中国法治问题,不断推进中国法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创新,以克服以往法学研究“西方命题、中国经验”的研究模式的局限,凸显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主体性地位,将相关法学研究的深度和理论的说服力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同时,他还指出,作为最早发起的学界平台之一,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这一学术平台多年来走出了许多杰出法学学者,是未来法学家成长的摇篮,期待更多的博士生能够由此启程。
在正式谈论环节,围绕“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理论与实践”、“数字法学的基础理论”、“数字社会治理问题”、“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理论与实践”等四个单元,博士生们分别报告了所撰论文的内容和观点,评议专家对每一篇报告论文均进行了精到细致的指导和点评,充分体现博士生论坛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寓教于研的一贯风格。
我中心主任杜宴林教授主持了闭幕式,他首先由衷感谢了为本次论坛顺利召开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全体师生同仁和与会的专家、学生,并发表了言简意赅的感悟,他指出,本次论坛高起点、大范围、多学科进行了交流,这些交流激起了创新的火花,也会让各位与会师生思维的触角更加敏感, 这里面尤其需要感谢的是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点评、点拨。同时他还指出,本次论坛在思想碰撞学术提高的同时,各位师生们也收获了学术友谊,必将有利于各位博士生们的成长。
随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汤善鹏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学术总结。他首先对参与本次论坛的博士生的论文和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本次论坛参与率高、品牌影响力大,体现了前沿问题和经典问题相结合、“宏大叙事”和“小切口”问题相结合的特点。
下一届论坛主办方代表,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马长山教授对论坛的举办进行了简要说明,指出第十九届博士生论坛将突出“新法学”的理论研究和数字时代的新特点,并热情邀请各校优秀博士生及专家学者前往华东政法大学参加学术交流。
最后,中心主任杜宴林教授代表本次论坛组委会向各位评议老师的精彩点评和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鼎力支持再次表达了真挚的感谢。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