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粹|INFORMATION
持枪,还是禁枪,这是个问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个人有权拥有枪支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8-06-29 19:03  点击:11350

      曾有人说:“美国诞生时就有一支来复枪在手中。”但是在美国,一致有“持枪”和“禁枪”的争论。“持枪派”高举自由的大旗,认为持有枪支是美国人与生俱来的自由和权力;“禁枪派”则主打安全牌,认为严格控制乃至禁止枪支是控制犯罪维护安全的必要措施。持枪,还是禁枪,这是个问题。最近,这个问题被提交给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联邦最高法院做出历史性裁决


      


      2008年6月26日,在“哥伦比亚特区诉赫勒案”( D.C. v. Dick Heller)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针对个人是否有权拥枪做出历史性裁决。九名大法官以5对4的票数表决通过的一项裁决认为,根据美国国会于179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这已经说明美国公民持有和携带武器是不可剥夺的宪法权利,美国公民有权在自身防卫和打猎的用途情况下拥有枪支,认为美国首都华盛顿已经实行三十二年的严格禁止手枪的法令违宪。


      案件要追溯到2003年,在华盛顿联邦法院办公楼站岗的保安迪克·赫勒对禁枪法令提出质疑,以“禁枪令违宪”为由,将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政府告上了法庭。而后者的态度也十分明确,认为宪法第二修正案仅适用于民兵组织,且禁枪令的解除会导致涉及枪支的暴力案件大幅增多。2007年3月9日,联邦上诉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巡回法庭以2票对1票,判定受宪法第二修正案保护的权利“并不仅限于民兵组织”,“个人所享有的权利也不依赖于其是否加入民兵队伍”,( The rights protected in the amendment “are not limited to militia service”, the majority argued, “nor is an individual''s enjoyment of the right contingent upon...enrolment in the militia”.)并裁定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禁枪令违反了宪法第二修正案。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政府随后上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要求维持其业已实施了31年的禁枪令。2007年11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同意受理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禁枪令是否违宪一案。美国最高法院2008年3月18日举行听证会,审理华盛顿市政府禁手枪令是否违宪一案。2008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作出了上述裁决。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解释是关键



      美国人持有枪支权利的法律依据是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Amendment II),“A well regulated militia, being necessary to the security of a free state,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粗略地可以翻译为:“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的,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宪法第二修正案通过后,相关争论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了美国法律界的“疑难问题”。 法律学者、历史学家甚至语言专家就修正案的本意从不同角度予以解读。因为,甚至连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第二条修正案》也异常地没有进行过充分地阐述。这个问题被提到最高法院只有有限的几次,而法院的裁决,虽始终如一,却不充分。最高法院审理的有关《第二条修正案》的一个最重要案子是1939年的“合众国诉米勒案”(United States v. Miller)。此案对有关州际武器运输的《全国枪械法》(National Firearms Act)是否合宪提出质疑。1934年案中的两名因跨州运输未经注册的短管步枪(一种常在抢劫中使用的武器)而被定罪的男子声称,法律侵犯了《第二条修正案》给予他们的权利。法院一致维护联邦法律以及国会制定枪支管制规定的权力,1939年,美最高法院在“合众国诉米勒”一案中判定,当“明显旨在”保护各州组织民兵队伍能力时,此修正案才适用,并且“解释时必须基于修正案原本用意(组织民兵)。”(In 1939 the Supreme Court ruled, in United States v Miller, that the amendment was adopted “with [the] obvious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ability of states to organise militias, and “must be interpreted and applied with that end in view”.)早些时候,最高法院在"合众国诉克鲁克尚克案"(United States v. Cruikshank, 1876)和"普雷瑟诉伊利诺伊州案"(Presser v. Illinois, 1886年)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没有任何一项最高法院裁决涉及与民兵无关的私有枪支是否非法的问题,虽然,法院在1994年的一个案子中曾指出:“这个国家有着私人普遍合法拥有枪支的悠久传统。”但是,法院从未说过这个悠久传统受到《第二条修正案》或《宪法》其他任何条文的某种保护,因此,宪法第二条修正案是否表明个人持枪是宪法权利长期未能澄清,致使这个问题在美国一直争论了一百多年。支持和反对枪支管制的两派就宪法第二修正案如何诠释一直在进行激烈的争论。“持枪派”认为,上述规定确保了个人持有枪支的权利,持枪权是“个人权利”。而“禁枪派”说,修正案中提及的“民兵”仅适用于政府控制的武装团体或为之服务的人员,持枪权毫无疑问应当是“集体权利”。 在“哥伦比亚特区诉赫勒案”中,双方的争论依然激烈。



                                                                                 多数派法官的观点



      法官Antonin Scalia代表多数派法官(多数派为法官Antonin Scalia、首席法官John G. Roberts Jr.和另外三位法官Samuel A. Alito Jr., Anthony M. Kennedy 以及Clarence Thomas)发表了法庭意见,他说,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所说得那样,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并不仅限于州的民兵,更确切地说,这种权力是对于生俱来的自卫权的保护。Scalia法官在他长达64页的法律意见书中用了大部分篇幅解释为什么历史支持他的观点,他说:“在国家创建之时,拥有武器的权利早已成为基本的权利。”“毫无疑问,对我们而言,无论是基于文本还是基于历史,第二修正案都赋予个人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Scalia认为少数派法官的观点是对第二修正案的片面理解,他说:“保留民兵并不是美国人重视这一古老权利的唯一原因,确切地说他们认为自卫和狩猎是更为重要的理由。”但是,Scalia也着重强调,尽管这一决定是历史性的,但它的实际效果是有限的。他说:“我们的任何观点都不能用来质疑长期以来存在的关于罪犯和精神病人不能拥有武器的禁令,也不能用来质疑有关禁止在学校和政府大楼等敏感区域携带武器的法律。”多数派的观点也认为,关于禁止携带隐蔽的,或者危险和不寻常的武器(比如机枪)的禁令,是合法的。但是,Scalia法官并没有说明如何评估第二修正案的权利。他说:“既然这个案子代表了法院对第二修正案第一次深入地审理,人们不应该期待这次审理澄清所有的问题。”



                                                                               少数派法官的观点



      少数派为法官(John Paul Stevens, Stephen G. Breyer, Ruth Bader Ginsburg and David H. Souter)认为,推翻华盛顿手枪禁令的决定不明智地为其它更普遍和有效的枪支管制措施同样受到合法性的挑战打开方便之门。Stevens法官在他的反对意见中写到,“我担心哥伦比亚特区的政策选择会成为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在他长达46页的反对意见书中,Stevens法官指责Scalia法官通过错误解读第二修正案的文字和歪曲历史的做法,无视第二修正案主要聚焦于组织民兵的事实。Stevens说,第二修正案之所以被采纳,是为了保护人民有权保持组织良好的州民兵,并不包括“为了狩猎和个人自卫等非军事目的而使用枪支”的权利。Stevens还引用1939年最高法院在“合众国诉米勒”案的一致裁决作为自己的论据,“因此,在我们的大部分历史时期,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很好地解决并且不存在争议,”那就是第二修正案不保护个人持枪权。另一位少数派法官Breyer在一份独立的反对意见书中说,作为一项犯罪控制措施,城市应该被允许严格地管制手枪。Breyer进一步解释说,哥伦比亚特区是允许居民拥有步枪和猎枪的。



                                                                                  争论并没有结束



       尽管最高法院作出了历史性的裁决,但争论并没有结束。美国各界都发表了相关的评论和解读。


      迪克·赫勒的律师埃伦·古拉说,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性裁决明确表示,个人的确有宪法权利保存并携带枪支。“人民的确有权保存并携带枪支,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意味着政府不能禁止人们拥有手枪,政府不能规定让枪支消失。我们觉得今天是重获这一自由的美好日子。”


      持枪权的支持者声称,他们将提起更多的法律挑战,为高等法院提供充足的机会重申这个观点。“对枪支拥有者和哥伦比亚居民而言,这是非同寻常的一天,”美国步枪协会的董事长Wayne LaPierre说,“下一步是要确保每一个美国人都取得这个权利。”


      然而,禁枪派则强调最高法院的裁决留下了一些枪支管制的空间。布雷迪制止枪支暴力运动组织的总裁Paul Helmke说,“虽然我们反对最高法院的裁决,这个裁决剥夺了哥伦比亚特区公民强烈支持的一项法律,但是裁决也同时清楚地指出,其他关于枪支的法律是完全符合宪法的。”“很清楚,最高法院今天采取的行动是限制极端行为。他们说,不能再几乎全面禁止枪支,但是他们又说,可以合理地限制枪支。”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评论说,虽然这一裁决可称为“第二修正案自由权的标志性胜利”,但这并不是我们和那些试图限制守法公民的权利的人的斗争的终结。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说:“我始终认为第二修正案保护个人携带枪支的权利,但是我也认同在饱受犯罪之苦的社区,需要采取良好的、有效的安全措施保护他们的孩子免遭暴力的侵害。”


      调查显示,人们普遍认为第二修正案保护个人拥有枪支的权利,同时,多数人也说他们支持更加严格的枪支管制。


      就像公平与效率常常在经济领域让人迷惑一样,自由与安全在法律领域也常常是种两难的选择。持枪权所代表的自由和禁枪所带来的安全都是人们想要得,但很多时候鱼和熊掌往往不可兼得,要更多的自由,还是要更多的安全,持枪,还是禁枪,这仍然是个问题。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5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