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
第十二卷第六期(总第七十二期)?
?
·本刊特稿·?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面临的挑战 郑成思(3)
·法律论证与法律方法·?
法律论证中的证明思维和论证思维 侯学勇(14)?
萨维尼法学方法论中的体系化方法 杨代雄(21)?
法社会学的思维方式 胡平仁(31)?
·笔谈·?
物权法专题讨论 杨清望、郝耀武、张明等(38)?
·部门法哲学·?
私法程序理论的法理学意义 陈醇(66)?税的本质探析 丛中笑(73)?
宪法理解与宪政的建立和巩固——一种宪政经济学的视角 欧阳景根(80)?
对法律事实建构论的初步阐释——以主体间性为分析进路的思考 杨波(91)?
·理论纵横·?
一切为了人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权力配置思想研究 周永坤(97)?
论法理学的构成及其资源性要素 周旺生(117)?
再论中国古代契约与国家法的关系 霍存福(125)?
法学资源的分配与流动——以十年来会议主题与课题项目为样本的考察 杨春福、陈新雄、胡欣诣(136)?
宽容与不容:现代社会法对性调整的特点与趋势 李拥军(145)?
·本刊特稿·?
?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面临的挑战
作者简介:郑成思(1944-2006),男,云南昆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摘要:在全球化中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强化、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基于对世界上主要国家、地区知识产权制度与相关国际条约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之考察,对各国及国际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值得借鉴之处的分析,我们应当做的是:一方面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业已形成的高端保护推动国民在高新技术与文化产品领域搞创造与创作这个“流”,另一方面积极促成新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我们目前可能处优势的传统知识及生物多样化这个“源”。这样,才更有利于加快我国向“知识经济”与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的源与流?
·法律论证与法律方法·
法律论证中的证明思维和论证思维
作者简介:侯学勇(1977-),男,山东冠县人,山东大学法学院2006级博士研究生,山东政法学院教师,山东政法学院法律方法研究所主任。
摘要:证明是一种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论证是一种非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在法律论证理论领域,证明思维和论证思维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考察逻辑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笔者对一些混淆两种思维方式的误见进行检讨,指出法律论证领域以论证为主要思维方式。?
关键词:法律论证;证明思维;论证思维?
萨维尼法学方法论中的体系化方法
作者简介:杨代雄(1976-),男,福建福清人,吉林大学法学院讲师,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民法典研究所研究人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民法典总则立法若干疑难问题研究”(04CFX019)???
摘要:萨维尼认为,法学是一门哲学性(体系性)的科学。在法学方法论讲义中,萨维尼针对法律体系的内容与形式提出了体系化方法的四条规则。他在《现代罗马法体系》一书中,以法律关系为切入点,成功地运用体系化方法整合了罗马法(民法)的体系。萨维尼的体系化方法对法律体系的内在关联性及其所蕴含的理念内核的强调为当代法学方法论提供了一些思想元素。?
关键词:体系化方法;法学方法论;罗马法;民法体系;萨维尼?
法社会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胡平仁(1962-),男,湖南嘉禾人,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重点招标项目“法社会学的立场省思与理论重构研究"(05jd07)
摘要:法社会学思维方式是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逐步积淀而成的一种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而独特的视角、立场与方法,表现为整体性思维、民间立场、经验研究和法益分析四个方面。?
关键词:法社会学思维方式;整体性思维;民间立场;经验研究;法益分析?
物权法专题讨论
?
物权法的价值理念基础?
作者简介:杨清望(1975-),男,湖南泸溪人,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5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论物权效率原则
作者简介:郝耀武(1964-),男,内蒙古磴口人,大连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系副教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5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物权法安全价值解析?
作者简介:张明(1965-),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5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
关于物权法基本原则的几点思考?
作者简介:贾少学(1978-),男,黑龙江鸡西人,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5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
关于物权法立法技术的讨论?
作者简介:温静芳(1971-),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大连广播电视大学文法系教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5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代表所有权:物权法争议中一个被忽视的概念
作者简介:甘德怀(1974-),男,江西临川人,河海大学法律系讲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5法学理论专业级博士研究生。 ?
物权法的功能定位?
作者简介:孙召银(1976-),男,江苏灌云人,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5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
物权法的人文精神检讨?
作者简介:徐清飞(1979-),男,山东日照人,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5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物权法定原则存废论争的理性思考?
作者简介:王岩云(1974-),男,河北邢台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5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
·部门法哲学·
私法程序理论的法理学意义
作者简介:陈醇(1970-),男,湖北通山人,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交易成本的程序控制”(06CGZF25YBX)。?
摘要:传统法理学理论仅将静态的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或者权力)作为它们的基石范畴,忽视了法律行为在法理学中的应有地位。私法程序理论揭示了程序在私法中的普遍存在及其重要功能,证明了程序不仅仅是公法的“专利”。“程序”应当与“权利”一起作为法理学的基石范畴,构建以权利—程序关系为基本架构的法理学范畴逻辑体系,以便从法理学的层面消除重实体轻程序等流弊。?
关键词:法理学;基石范畴;权利;程序?
税的本质探析
作者简介:丛中笑(1970-),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摘要:税的本质应为无对价的公法之债。作为纳税人全体的人民是债务人,其纳税后有权请求作为债权人的国家提供公共产品;而作为整体和抽象意义上的国家是实质债权人,它在向人民提供公共产品后,有权请求作为债务人的人民以纳税的方式偿付享用公共产品应当支付的费用和价格。税之债说为迄今的法律学上所一向忽视的“公法上的债务"这一领域带来了光明,它赋予税法以崭新的地位和体系变为可能。?
关键词:税法;税的本质;公法之债
宪法理解与宪政的建立和巩固——一种宪政经济学的视角
作者简介:欧阳景根(1970-),男,江西省万载县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讲师,政治学博士。
摘要:宪法之维系和宪政之建立与巩固,有赖于对宪法的复合式理解。宪法的内容构成、属性、层次以及宪政之建立与巩固过程,都是多元化的。宪政经济学视野下的契约宪法观、协作装置宪法观、惯例宪法观与自发生成的制度宪法观都把宪法简单化与单一化。要建立和巩固一个宪政体制,宪法的制定必须与某一共同体的惯例保持一致,同时,宪法必须具备稳定性、有效性、效率性。?
关键词:契约;协作装置;惯例;自发生成的制度;复合宪法观?
对法律事实建构论的初步阐释——以主体间性为分析进路的思考
作者简介:杨波(1974-),女,辽宁锦州人,吉林大学法学院教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3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摘要:诉讼法学界关于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是针对法律事实的认定标准所产生的分歧,但是,争论并没有跳出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形式与实质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要探究法律事实的形成,必须重新考察诉讼活动的性质,进而实现分析进路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换。法律事实建构论的提出就是这种分析进路转换之后的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对法律事实建构论的限度保持必要的警醒。?
关键词:法律事实;客观真实;法律真实;主体性;主体间性?
·理论纵横·
一切为了人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权力配置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周永坤(1948-),男,江苏张家港人,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权力配置思想是人类法律思想宝库中的精华。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为核心的政治社会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权力配置思想的哲学基础。在这一哲学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分权思想、司法独立于政治权力的思想和法律规范权力的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权力;分权;司法独立?
论法理学的构成及其资源性要素
作者简介:周旺生(1952- ),男,安徽巢湖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独立而完整的法理学学科,主要应当由内容性要素、方法性要素和渊源性要素构成。所谓内容性要素,主要是法理学所阐发的理论学说;所谓方法性要素,主要是法理学所阐发和运用的方法论;所谓渊源性要素,主要是法理学赖以取材、孕育和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研究法理学的构成,仅仅注重研究内容性要素和方法性要素是不够的,还应当充分注重研究渊源意义上的法理学构成要素。法理学的渊源性要素包含资源、进路和动因三种基本要素。其中,资源性要素是构成法理学整体的更重要和更基本的要素,主要包括理论学说、流派思想和人物作品三种。在这方面,中国现时的法理学著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法理学构成;渊源性要素;资源性要素?
再论中国古代契约与国家法的关系——以唐代田宅、奴婢卖买契约为中心
作者简介:霍存福(1958-),男,河北康保人,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法文化精神研究"(05BFX009)。?
摘要:由唐代有关卖买契约的令文及有关律文规定,可见当时卖买契约与国家法律的基本关系。唐代卖买契约,基本是依照法律令进行的程序和活动,是在法律指导下形成的秩序。在此方面,古代契约活动的依据,主要为国家法,而非所谓民间法。?
关键词:古代契约;国家法;卖买契约?
法学资源的分配与流动——以十年来会议主题与课题项目为样本的考察
作者简介:杨春福(1967-),男,江苏兴化人,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哲学博士;陈新雄(1981-),男,浙江龙游人,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法学硕士;胡欣诣(1978-),男,江苏南通人,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通过对十年来法理学会议主题与课题项目的统计与分析,考察我国法学资源配置的特点,由此探讨我国法学资源流动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从而透显出我国十年来法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从学术整体规划、学术团队培育和基本理论建设等方面对未来法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法学资源;分配;流动?
?
宽容与不容:现代社会法对性调整的特点与趋势——以性权利为视角的考察
作者简介:李拥军(1973-),男,天津宁河人,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讲师,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性与法律权利”(06CFX003)。
摘要:现代社会的性法律规范应该以性权利为本位,关怀人性,尊重合意,反对暴力,宽容多元,努力实现性的自由、独立和解放,这正是现代社会性法律规范的发展历程和基本走向。在这一过程中,法对性自由的拓展、对性权利的确认和保护实际是从两个途径来实现的:宽容和不容,即法对待不妨碍他人的性行为日益宽容,对待侵犯他人的性行为日益严厉。这具体表现为:人们裸露的空间得以增加,婚前、婚外性行为得到默许,色情物品得以解禁,各种异常性行为获得接受;而法对性侵犯的规制愈加严密,对未成年人的性保护愈加臻备。?
关键词:性权利;性行为;性侵犯?